己亥初六,年後說說這一路


2017年底,因為老婆安胎以及兒子狀況的不明,僅能在臉書寫下短短的期許,中斷了幾年來寫回顧文的習慣。

2018年底,經歷了一個專案的執行後,許多工作稿件等著收尾,加上身心狀況不佳,也難為一整年寫下心情。


今年給自己與家人多放了久一點的年假,將陪伴家人放在第一順位,初五旅咖啡才開工,當天同時也有兩場體驗活動,晚上因為客人不多也就提早收店,初六返鄉人潮陸續回到自己的各自生活及工作地點,彰化褪去了農曆時節熱鬧的模樣,回歸到了緩慢又安靜的生活之中,也就趁著在店裡沒人的時間,慢慢寫下這些年來的事情,也透過這樣的過程,重新再看一次自己,並漸漸完成身心的復健過程。

創傷後壓力症與焦慮症

前年因為老婆以及兒子的狀況不明,致使我的身心狀況極度不佳,在兒子出生完成手術之後返家不到一週的時間,又因為肺炎入院,一住就超過一個半月,三月出院後緊接著大女兒急性蕁麻疹也入院,每天都擔心著會再有什麼事情發生,每天總是無法安穩入睡,甚至經常性的沒有現實感。

所謂沒有現實感就是雖然我人在這裡跟一個人說話,但我的腦袋卻不在這裡,是在痛苦、緊張舉焦慮的想像當中。

這段時間裡需要一直維持著工作狀態,但卻又因為焦慮而感到經常的不舒服,也因為如此在旅咖啡的夥伴離職後,也就休息了兩個月,同時也開始身心科求診。

剛開始的諮商是從老婆小孩的狀況說起,當時有著嚴重的「災難思考」的反應,任何事情都會往最壞的方向去想,一個念頭一旦發生,就會像是一把森林大火一樣快速的延燒,就會展生各種焦慮的情緒反應。

初期透過諮商談話以及自律神經呼吸及正念治療,加上兒子的狀況比較明確一些,狀況慢慢比較緩和,當時也覺得小朋友穩定之後我的焦慮就會相對比較穩定,看起來似乎也是如此。

年中自己還是會有偶發的焦慮反應,後來開始看中醫,想嘗試透過中醫的調整,讓自己有辦法擺脫焦慮反應,不過經過了幾個月的吃藥過程,還是反覆發生著。

九月底執行了文化局專案,突然而來的壓力導致焦慮症更為嚴重,由於事情的繁雜,不確定性多,以及各種突發狀況,當時將焦慮反應推上的另一個高峰。

一直到有一天睡覺時夢見了兩位關鍵的朋友,我才赫然發現,原來我焦慮的問題在2016年就開始發生,起因是因為農業倉庫搶救的過程所留下的心理創傷,而這個夢也提醒了我需要去面對這件事情。

於是原本暫時停止的心理諮商也重新開始,跟治療師開始從更早的農倉事件、家庭狀況,人生的幾個重要事件與轉折,人際關係等等一點一點的把心理最深的問題找出來,這才開始發現,看似最後端的焦慮問題,原來早已隱藏在小時候的家庭、學校之中,我需要去面對的是那些慣性、面對事情的處理方式,還有,認識真正的自己。

於是一邊持續與各種焦慮反應對抗,一邊執行專案,一邊則是開始面對各種心理的狀態,先從2016年的農業倉庫過程中的幾位朋友開始談起,去面對自己受創最深的部分。

在執行完文化局專案後,也在過年前與兩位好朋友有了很深的對談,這個過程中也去面對了自己處理事情上的問題,看清楚了許多人與事,還有對於那些傷的發生看的更為清晰,傷並無法復原,但得以療癒。

朋友們可能很難想像與理解,但這段時間以來我其實會害怕與人談話,會認為別人是討厭我的,會認為自己作什麼事情都是不對的,但我必須要對抗這種感覺,並去完成我能夠完成的事情,才能夠養的起這個家庭,但每一天都是煎熬的過程。

我還記得有一天,我女兒跟我說了一句話

「把拔,你笑的時候好像不是真的在笑」

是的,我無法真心感到喜悅,無法感受當下,腦袋裡有滿滿的負面感受。

接著我在這樣的焦慮情緒中,到了花東參與體驗、到了泰國完成綵線,必須要經常性的從非現實感中拉出來,逼迫自己去感受當下,那種突然可以感受當下的感覺極好,趁著那短暫的時間,儘快的記下各種心情與想法,不確定什麼時候感覺會消失,又回到焦慮與身心分離的狀況。

這段時間也對朋友們很抱歉,經常性的拖稿,很多想法沒辦法馬上完成,甚至在演講的過程中會突然出現焦慮反應,必須休息一下才有辦法繼續講。

但還好的是,解開了2016年的一些創傷與困惑之後,這事件影響已經比較小,但許多根本的問題仍需要時間去解決,包含慣性的焦慮反應,以及看待與解決事情的方式,家庭溝通問題,以及對兒子的各種擔心。

在過去陪伴爸爸走過憂鬱症的過程,自己能夠明白這並不是馬上會解決的事情,需要較長的時間去解構自己,並從過程中認識自己與重建自己,並找到除了藥物之外,可以協助減緩焦慮反應的各種辦法。

會寫下這些,也是重建自己的一個過程,當然也是希望朋友們能夠稍微理解我的狀況,但也不需要過度擔心,如果有朋友需要心理上的協助,也可以互相討論,這樣也比較健康。

今年,也會陸陸續續開始與各位朋友多多深度的聊天,期望各位朋友不要用「聽說」的方式去理解一個人或一件事情,而是面對面的詢問與傾聽,多方理解不同的觀點,會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

未來地圖、旅咖啡以及旅庫

未來地圖這間公司從2012年開始至今邁入第七年,旅咖啡是第一個品牌,旅庫是第二個品牌,過程中由於能力與人力都有限,加上自己比較期望能夠自立創業成功,當然也因為自己對於各種經費與專案的申請能力有限,所以大略上就是靠著自己以及老婆一起在努力。

也因為如此,心力上總有消長過程,初期旅咖啡由我跟老婆還有幾位夥伴一起努力,至少還能勉強維持生活,但由於自己對於咖啡的專業還是有限,並且需要在多花時間朝地方小旅行去努力,所以旅咖啡的狀況慢慢往下走,中間經歷2016年的低潮之後,重新調整步伐創造另一個彰化小旅行平台品牌「旅庫」將自己對於地方媒體與體驗的部分漸漸可以實踐出來。

過程中其實辦過一些活動,與彰化縣政府城觀處合作出版的四本旅遊書,替文化局寫了兩本老屋手冊,但這些錢大致只能維持很基本的家庭開銷,主力商品若未能出現,其實也都還是毫無發展能力可言。

2017開始有了比較完整的體驗活動,幾位導覽老師的加入,終於能夠開始有點樣子,經過各種嘗試與調整之後,合作機會也比較多了,散客、團客、學校、公司行號等等有了各種不同的連結,也終於讓這個品牌能稍微平衡旅咖啡所造成的財務缺口。

到了今年,終於可以看見公司的營運能力、活動能力以及獲利能力之後,給自己公司與自己一點機會與壓力,期望能夠找到夥伴一起來把想要做的是做的更為完整。

同時也開始投件了政府單位的計畫,像是文化部的青年村落計畫,接下來也期待能夠獲得其他計畫挹注,讓人力與財務更為穩定,夥伴的關係更為堅強,並且把底子打的更為穩固,並把服務能力提升的更為強大。

雖然其實很多人還是不太明白我想作的事情以及未來的可能,但這個可能需要花更多時間去講述,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做出來了再說,做的不是很好,或做不到,也不需要急著講述太多,畢竟文字或語言相對簡單,但實踐可不是那麼容易。

至少,我們對得起我們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合作的夥伴、店家,每一步都能穩穩的就好。

接下來希望在旅咖啡以及旅庫都能找到一起合作的夥伴,讓公司能夠正向的循環下去,人不用多,但能夠明確的做出獲利產品,執行的計畫也都能好好的完成,讓公司的發展更為穩固與健康。



官方與民間的合作,理解、對話、連結、實踐,嘗試去改變。



今天的初一四城門小旅行,跟市公所正式產生了合作關係,其實我們並沒有拿到任何執行經費,是在我們原本每一年固定的活動裡,因為市公所的參與得以加值,這次的廟宇旅行手冊、特色印章、相關紀念小物以及志工人員的協助。

去年底由市公所這邊提出關於過年期間過去春遊專車的想法,經過討論之後共識都能認同過去春遊專車模式並沒有實際協助到旅行者體驗彰化,過去搭乘專車並蒐集折價券的模式,效用並不高,加上今年也沒有太多預算,執行上也有困難。

而我這邊則主動提出合辦的想法,去年我們跟市公所提出了「廟宇主題旅行手冊」的概念,一直到年底設計完成後,直接可以將這本手冊與四城門小旅行共同結合,讓傳統活動、廟宇主題以及行銷推廣放在一起,便能達到最小的預算,最有趣的活動以及最大的行銷效益。

除了手冊設計之外我們並沒有在這次的活動跟市公所另外收取活動執行費用,原因很簡單,每一年的四城門小旅行是我們回饋彰化的一種方式,一直以來都是不收費的,既然如此,當然也不會因為跟市公所合作就要收取任何費用。

但透過市公所的其他資源就可以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活動,更多人參與這個活動,這也是我們這次的初衷。

想說的其實是,現階段我們看見了地方政府單位的人員開始有了更多的主動,密集的來與我們討論,接受我們的想法與意見,並協助執行。

如果可以因為這樣,打破過去官方與民間互相不信任與不理解狀態,把民間的想法與意見跟公部門進行討論與交流,並且找到一種合適的合作方式(專案、計畫、提案、標案)得以實踐,而非民間等著看政府做錯事情再來罵,或是擔心被收割就不願意合作。

當然地方公部門的心態也必須要正確,不需要高高在上,合作是在雙方平等與互信的前提下,並且該需有價時照價購買,並經常性的討論,各種民間的想法與建議可以流通,才不會造成公部門經常性的把資源放在不對的地方,或不知道民間的需求是什麼,不用完全依照首長喜好,而是面對民間真正的狀態去解決問題,一起讓這個地方變好。

這一篇其實寫得有些凌亂,大致上是想要跟大家說說這段時間面對的問題以及一些想法,同時也讓自己有個紀錄,有些事情如果看一、兩年感覺還好,但時間尺度拉長了,才有辦法看得出努力的痕跡以及真正的方向。

也祝福大家新年平安,事事順心。

 

(撰文:小王子,歡迎轉載,請註名作者以及本文原始網址)
歡迎透過RSS或email訂閱小王子的文章。從這裡訂閱




請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