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趟東京旅行系列文章
旅行日期:3/6-3/10,就在櫻花要開之前
先不說在日本,至少在臺灣,每個人都有一部無法忘記的「宮崎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代看見的並不相同,也有可能不同的時代看了同一部,不管如何,「宮崎駿」的動畫的確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可取代的記憶。
———————————————————————————————————-
由於要去宮崎駿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或稱宮崎駿博物館)是需要提前買票的,所以這個行程也是原本預定不為去改動的行程。
在預計前往日本之前在想像行程的規劃時曾經列了一些目標,比如秋葉原當阿宅,去台場看鋼彈等等,後來反覆的確認之後反而把這些必然的行程都去掉而留下了宮崎駿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在思考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夠宅去了秋葉原不確定自己要買什麼,台場的距離遠,需要用到較多的交通時間,但若只是去拍鋼彈又可惜了,可是宮崎駿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就像是圓夢一下,可以好好的去看看。
決定要去的時候馬上上網查找門票,當時國內有賣票的東南旅行在在我們要去的那段時間已經賣完了,但還可以日本的網站上買,買票的方式網路上有許多介紹,建議可以看這裡
http://www.kidsplay.com.tw/family/content/403#.VVMR0PmqpHw
我自己的作法則是請當地的表妹代定取票,基本上東南旅行社的票不好訂,而且他們又經常會給自己的旅遊團客包票,通常建議是網路定當地取票會比較好。
不過說真的票還真難定,我們已經確定好時間了,原本還預計早上第一場入場,結果還是只買到下午最後一場的票,真的很可惜。
由於三鷹離我們住的上野算是比較長的距離,所以我們預計是直接搭到吉祥寺在附近逛逛之後用走的前往宮崎駿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中間還會經過井之頭恩賜公園,算是很理想的作法(感謝當地的表妹提供走法建議)。
不過真實的狀況是由於我們出門的晚又太隨性,當天先在八幡神社玩了很久之後,想說經過淺草雷門去拍個照,然後再搭車前往吉祥寺,沒想到中間又迷路,然後又經過很擠淺草寺,還發現了一家很棒的演歌專賣店,結果一直到吉祥寺的時候我們根本都還沒吃午餐。
原本想說一邊走公園一邊往宮崎駿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的方向看看有沒有餐廳可以吃飯,沒想到一路上居然都沒找到,只好回到吉祥寺附近吃,吃飽之後時間很近了就馬上搭公車一站抵達宮崎駿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而錯失了逛井之頭恩賜公園的機會。
這些烏龍與八卦都是旅行的一部份,雖然很餓又累,但並不苦,因為旅行就是人生的縮影,每一刻都有新的發現那就是愉快的經驗。
回到正題,關於宮崎駿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這座博物館就緊連著井之頭恩賜公園,這樣的連結實在太美了,就像童話就應該跟森林在一起的感覺一樣,宮崎駿的動畫都在訴說著環境保育的觀念,當然將博物館放在公園裡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來到接近入口處就可以看見遠遠的拉普達機器人在高點迎接大家了。
原本想說我們是最後一場應該會比較少人吧,結果人還是一樣的多阿。
剪票門口就可以看見整個區域的樣子,藤蔓與綠色植物攀爬在如同動畫中的城牆一樣的建築當中入口處的服務小姐,正在等候迎接遊客的到來。
由於裡面是不可以拍照的,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沒有裡面的照片。
進到博物館內部有幾個非常印象深刻的主題館。
一、動畫劇場
我不確定一直以來是不是一樣,但動畫劇場老鼠相撲的故事非常的棒,不需要任何語言,什麼樣年紀,什麼地方來的人都可以看的懂,還同時宣揚了相撲這個日本國技,真的非常的精彩
二、動畫製作發想空間
這裡面有模擬動畫工作室,讓大家知道一部動畫的發生需要如何的過程,動畫師、編劇都需要看大量的圖片以及閱讀大量的書籍,從中取材想像才有辦法畫出我們所看到這些精彩的動畫。
三、動畫展演空間
透過各種光影效果、動態轉動展示的方式讓大家瞭解動畫是怎麼發生的,以及各種影格的概念。
四、大龍貓遊樂區
我真的非常想要拍這裡,但最終還是沒拍到,在最高樓層的三樓有一個遊戲區,這個遊戲區有一個非常大的龍貓公車,不要說小朋友了,連大人都很想要撲上去玩,這裡剛好可以讓小朋友透過接觸看見這個動畫中的主角真實的跟你玩在一起的感覺,讓動畫不只是動畫。
五、拉普達合照區
來到這裡當然還是為了要跟拉普達合照,不過我自己覺得從後面拍反而更有感覺。
整個博物館有非常多的細節設計,這些巧思真的是非常的細心,即使是來訪的人的不見得容易察覺
比如說「窗邊的貓」
比如說「玻璃上的動畫角色」
還有,大家有時會錯過的龍貓售票亭
這個售票亭並不好找,但這個細節不是售票亭,而是售票亭下的小黑炭,在通風口擠著看你。
而在一樓的其中一個門口外有一區我認為非常合適拍照的區域,其實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會在室內或是跑去咖啡廳,而我們則選擇在中間建築外牆的地方取景拍照。
關於對於參觀後的感想
要來到宮崎駿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為的就是對於動畫的記憶的追求,我在這裡也買了畫冊,買了小紀念品,拍了許多照片。
但若你問我,我會不會再來一次,我可以很篤定的告訴你,我不會再來了,可能會再帶小孩來,而我自己卻不會主動的想要再來。
這並不是因為對這裡感到失望,只是宮崎駿對我來說大概就是一種動畫的印象,而這裡就是一個把這些動畫的記憶給圓滿的地方,不過由於我並非宮崎駿的狂熱者(如果是星際大戰我就會來一百次),我反而想把往後來的時間留給神社、公園或是書局。
其實還有另一種想法。
這裡的環境塑造必定思考過遊客動線,特別為了遊客產生的固定的取景地點,於是也許你看過許多人的網誌寫了這裡,拍出來的照片也都差不多,那麼再來第二次的話也不容易有什麼新發現。
但不同的神社確有各種不同的樣子,不同的公園有不同的時間下產生的不同生態樣貌,那種情境每個人有不同的體會,於是會不斷的有新的體驗與情感,那種會讓我更為想要不斷的造訪。
從某從層次上來說,旅遊這件事情如何造就再次來訪的可能便是不同的內容變化以及遊客會再這裡留下什麼。
宮崎駿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是一個圓夢的地方,但卻無法讓我留下什麼,於是我圓夢了,但卻沒有了再度造訪的理由。
如果你看過宮崎駿的動畫,那麼你一定要來一次,但也就一次應該就足夠了。
2015我的春日東京之路系列文章:
(撰文:小王子,歡迎轉載,請註名作者以及本文原始網址)
歡迎透過RSS或email訂閱小王子的文章。從這裡訂閱